爱钱进:鲨鱼群中的泳者
2014-12-10T15:20:57+08:00
融资中国普惠金融的业务分为爱钱进和财富管理两块:作为专注O2O对接模式的P2P平台,爱钱进通过线上寻找出借端投资人,线下接触需要融资的人,再把其中风险可控、可以进行风险定价的人群推荐给投资人。
互联网金融风口之下,P2P在2014年接棒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军团”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急先锋。国内P2P行业的发展显然已经挥别草台班子唱戏的初级阶段,VCPE、银行系、上市公司等各路资本开始发力。同时由于国内监管环境、征信体系等原因,P2P行业在过去一年多以来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问题重重:低门槛导致平台质量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贪大求快、现金流管理能力乏善可陈;没有风险定价意识、最后定价覆盖不了风险、被迫跑路??
“我们一直强调一家严肃的P2P平台必须拥有一支具有深厚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怀有对金融风险的敬畏之心”,普惠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董祺在接受《融资中国》记者采访时指出,“互联网金融和其他互联网电商等业态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本质仍是金融属性,遵循‘剩者为王’的普遍规律。对于风险,只有经历过金融市场周期循环的人才有切身的体会:好比一个人要去深海中的鲨鱼群里游泳,如果知道其中的危险,就会穿上防鲨服,而不是仅仅穿着一条泳裤就下水。”
转战P2P
据《融资中国》记者了解,普惠金融创始团队成员分别来自中信产业基金、美国最大银行之一的Capital One、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纵观国内整个P2P行业,其阵容堪称豪华。
作为中信产业基金的副总裁,董祺从高大上的PE行业投身屌丝“横行”的互联网金融,个中原因颇为引人关注。据他介绍,在正式进入P2P行业以前,普惠金融的团队成员曾经投资过银行、保险、担保、融资租赁、证券等几乎全部金融业态,对金融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2013年来以Lending Club为代表的P2P平台模式开始确立。同时,虽然国内金融监管整体环境属于风险厌恶型,但对P2P监管的总体精神是容忍试错、鼓励创新,实行负面清单式监管,并自2013年开始逐步明朗化。普惠金融创始团队经过与监管层的充分沟通开始意识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之下,金融行业率先转型势在必行。政府希望推动创新金融模式,让资金供给到实体经济、小微企业、消费金融等领域。这也正是政府对乱象丛生的的P2P行业采取宽松态度的根本原因。
“时间窗口到来,国内国际条件趋于成熟;金融行业创业机会减少,P2P行业未来几年有望实现5至6倍的增长;希望为普通人提供透明、高效、低门槛金融服务,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这些因素推动了2014年5月份P2P平台——爱钱进的上线”,董祺说。
目前,普惠金融的业务分为爱钱进和财富管理两块:作为专注O2O对接模式的P2P平台,爱钱进通过线上寻找出借端投资人,线下接触需要融资的人,再把其中风险可控、可以进行风险定价的人群推荐给投资人。财富管理业务拥有北京、上海两个财富管理中心,旨在服务大城市富裕阶层,投资门槛10万元以上。
数据显示,成立仅半年爱钱进注册用户就达到37万以上,交易规模近2亿元。目前普惠金融交易总规模在5亿元左右。
力挺监管
对于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9月27日提出的P2P行业创新监管十大原则,董祺的态度简单、明确:“非常欢迎,大力支持。”
监管原则体现出了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乱象本质的把握、对互联网创新模式的包容。它既不扼杀创新,同时提出基本规则,让大家在这个规则基础上创新。比如,其一,明确P2P机构是信息中介,不是信用中介。信息中介有责任向投、贷两端提供透明信息,供客户自己判断、投资。信用中介则是资本金业务,要接受更加严格的监管并承担风险。其二,坚持小额分散,项目一一对应。如果某个项目借款人个数较少,那么就可能存在集中性风险。从Lending Club披露的数据来看,出借人持有100个以下的债权时,其总体收益亏损的用户占16%;持有100个以上的债权时收益亏损的比例降到了1.3%,持有1000个以上债权的用户亏损比例则小于0.1%。由此可见,分散投资后债权分布更加符合大数定律,降低了整体风险。
董祺认为:“目前,P2P发布项目大额化趋向是市场钱多害的,钱圈进来太容易、没有合适资产,就会有扩张冲动。”一部分P2P网站通过与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合作嫁接其资产,殊不知这类资产风险很大。比如目前担保公司通过与P2P项目结合事实上大量资产作了表外处理,突破了原来本已非常危险的杠杆。
对于监管,董祺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建立包括管理团队资质、能力及P2P体量在内的P2P准入门槛。其次,大力加强透明度,建立包含投资资产类别、资本金、交易明细、资金流向等在内基础风险披露口径,加强信息披露。第三,P2P整个业务模式要控制在对目前金融体系有益补充的前提下,尤其关注所谓次级人群。
差异化中的机会
过去2年,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业更多体现在交易渠道上,降低了交易成本、效率大大提升。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互联网一定会影响到金融最本质的层面——风控。互联网金融第二波高潮将是推动互联网与风控的结合。
在企业债权、供应链金融乃至票据金融风行业内的今天,众多P2P平台经常几百万投入做起几亿规模的生意,显然不足以应对风险。爱钱进坚持基于风控的扩张进行产品类型的创新,谨慎对待并优先扩张个人类产品,坚持服务于个人,向他们提供一般不超过10万元的无抵押信用贷款。
专注小额分散与风控能力建设,让爱钱进在众多P2P平台中显得独树一帜。
董祺指出:“跨资产类别的风控模式完全不同、建立难度大。平台规模的扩张不是那么关键,要以风控体系的建设速度进行匹配,时刻保持对金融风险的敬畏之心。”
爱钱进希望借鉴Capital One基于大数据的、完善的风控体系的经验,结合国内行业特点,建立起适合的个人无抵押信用贷款风控系统。针对国内征信行业小、散、乱的现状,爱钱进在2014年2月达成了与全球三大征信机构之一—益博睿的合作。爱钱进希望借助其对征信数据的处理、分析系统与专家服务,充分发挥公司已有的线下团队及合作机构的作用,建立针对个人客户的、首屈一指的征信系统:涵盖个人客户银行流水、收入、住址、水电煤、犯罪记录等数据;基于上述数据、分析客户行为与贷款余期关系,并依靠统计的方法反推哪些属性与客户的行为最为相关,再基于数据的排列组合把人群分为很多类,制定不一样风控政策、额度、批核率等。
据董祺介绍:“目前公司风控团队120人左右,其中40人负责风控的研发创新,这是国内其他P2P平台所没有的。2014年底风控团队将达到180人左右,占比公司总人数10%左右。”爱钱进希望通过对风控模型的不断创新,在风控策略、基础设施、能风控力上走在行业前列,通过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结合引领互联网金融第二波潮流。当然,由于P2P平台的经营风险高于传统银行抵押类资产。P2P平台也不能指望做到零风险,而应认识到风险就是成本的一部分。
金融背后的竞争是中长期的资金成本的较量,在利率没有市场化的前提下,没有机构可以和银行比拼长期资金成本。P2P平台能赢的关键是:积极提高自身风险定价能力,制定出既能覆盖成本同时又有市场上竞争力的定价,通过小额分散方式下沉到银行还没有关注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