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董祺接受财金主义专访:P2P一半挑战,一半潜力

2014-09-10T15:08:43+08:00

市场部
      “金融最风险的地方就是如果你没有控制好风险,你做的就是慈善业,我们反复说你一举手说我可以借钱出来,你永远不愁有人走过来向你借钱,本事在于你要挑中那几个借了钱能还的人,所以他们投了再多的资金,如果他们能力建设不上去,这个风潮很快就会停下来,因为这是慈善业,上市公司很难做慈善业。”
 
       Q:现在 P2P 行业呈现两种状态,有很多是新成立的,有的刚成立、没有上线业务就已经获得融资了,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董祺:因为现在的确监管细节还没有出来,相对来说我们说三类人:懂金融、懂技术或者什么不懂就有钱的这些人,甚至没钱的人也会进来,在我们看来金融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行业,虽然它没有太准确的准入,很多人会进来,金融是一个非常难做的行业,他们跑路是因为他们金融发生了巨大的困难,除了我们说有一些欺诈的行为,有一些跑路是因为他也不想跑路,但是他觉得他经营不下去了,他的坏帐已经超出了他控制范围。

       我们看来在金融行业是正常,也是一个市场相对来说自我净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呼吁监管尽快出来,使得市场净化社会成本支付会最低,因为每一家跑路后面都会有一些社会影响或者一些民间投资人的资金在里面,他们会蒙受损失。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一个金融专业。一些人做金融生意一定会带来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在全世界所有地方金融都是准入最严格。

  
       Q:在 P2P 行业 , 风险在什么地方?
 

       董祺:这一行在中国它有一些特点和制约,它会反映在整个业务模式快速地改变上面,这一块其实在全球来讲,很多很前沿比如基于互联网数据做风险评估,在全球范围都没有太成熟。你怎么在这些技术进步非常快的现在,互联网慢慢会从对金融渠道影响,慢慢会推进到对金融风控的影响这样一个这么大的时代里面,你如何始终能了解这些技术的进展,始终能够及时优化你的业务模式,因为这里太快太慢都会死。

       我记得有一位投资大师曾经说过,活在太遥远的未来就等于犯错,我们看到中国也有很多 P2P 公司,他用了一些比较阳春白雪的模式,比如纯线上的模式,在我们认为这是活在相对比较遥远的未来,我们认为在五年某一天随着技术的进步,这是有可能实现,现在这样做会使得整个风控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我举几个例子,像拍拍贷和宜信差不多同时起步的,宜信是线下模式,拍拍贷是线上模式,他们规模现在差 30 倍。所以对我们来说,一定要非常及时准确的调整,不停的优化业务模式,我们今天业务模式不能代表我们明年业务模式,这是第一个大的挑战。

 
       Q:现在大家都能看到很多上市公司,或者单打独斗或者组团联盟去来创建P2P 平台,他们为什么要涉足 P2P? 以后为了 P2P 上市再退市盈利,还是单纯资产管理,还是财务投资 ? 对于这种呈风潮式进入 P2P 是否会成为一个趋势 :上市公司组团进入 P2P?
 

       董祺:上市公司进来,意图应该也是相对比较锐意,因为中国这么多上市公司里面,我看到过去两年上市公司成长性遇到很大瓶颈,跟中国宏观形势有关系,大量传统制造业、房地产业、很多很多行业,在整个报表增长性上面都遇到很大的挑战,他们需要有一些增长的题材。

       最典型是湘粤情,湘粤情是中国最大餐饮连锁企业,但是它前两天改名宣传开始做云计算,这个转型非常大,但是对他们来说他们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互联网金融我们分析过潜力这么大的一块市场,每个人都想碰,像熊猫烟花公司宣布开始做 P2P,股价的确是上升了,我觉得加了一些题材。他们到底会不会成功以及未来的趋势,在我看来金融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如果上市公司本来就有能力可以嫁接到这个新的领域,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加法,有可能会做出来,这中间即使是银行机构做 P2P 在我看来都有很大的思路要转变,比如民生做民生微贷,对他们来说要从抵押物思维转到信用评估这样一个思维是非常艰难,更别提是金融行业以外的,所以如果他们历史上建立的能力或者主营业务的能力是对金融这块没有对接的,在我看来他们失败可能性会很大,因为这不是一盘有钱就能做的生意。

  
       Q:现在这个行业平均利润率大概是多少?
  
       董祺:这个行业目前为止在中国还没有公众公司,我们很难判断实际的利润率,利润率实际上跟几个因素有关,跟他整个成本的控制效率,以及他的整个坏帐。但是我们会相信这一行整个风险定价会越来越成熟,接下来在整个定价的竞争性也会越来越激烈,我觉得风险控制不住的机构是很难挣钱的。